國家多項政策扶持 中國光伏市場嚴寒中孕育希望
瀏覽數:9 | 日期:2012-12-2
凜冬已至,這與我國太陽能光伏發展何其相似。受大環境影響,今年北京下半年的光伏展會全部取消,每年規模龐大的“Intersolar China”光伏博覽會變成研討會。但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和企業對光伏產業的信心并未動搖。多數參會專家表示,國家多項政策扶持,光伏企業應該根據自身調整好企業戰略,成為光伏行業未來的整合者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國家鼓勵分布式電網發展,這是趨勢所在。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,現在全球發電主要為分布式光伏發電,而中國恰恰相反,以大電網為主。他預計2020年分布式發電將占總發電量的54%。
民生證券行業分析師王海生表示,國家近期頻繁出臺政策,大力補貼國內光伏應用。但國內市場在全球占比較小,產業基本面的惡化并不會因此緩解。而隨著補貼政策的不斷加強和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跌,下游電站開發商將迎來一個燦爛的春天。
王斯成列舉數據,在歐洲,電網對居民的零售電價大約在0.2~0.25歐元/kWh,而光伏發電的合理電價大約在0.10~0.15歐元/kWh,用光伏發的電比用電網的電還要便宜,達到了平價消費的水平。
“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,光伏發電成本有了明顯下降,中國東部的合理電價大約為1.3元/kWh年滿發1100小時。中國東部平均白天工商業用電價格在0.925元,如果光伏成本再下降30%,即可以達到平價消費的水平。”王斯成說。
王斯成指出,中國雖然目前還沒有達到光伏平價消費的階段,但在今后2~3年內就有可能在工商業用戶建筑上實現光伏的平價消費,因此研究制訂中國光伏平價消費政策是很有必要的。
王斯成強調,“達到了平價消費意味著不再需要政府的補貼,但是卻仍然需要合理的政策。目前在歐洲,對于居民用戶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存在著三種政策:‘上網電價’政策、凈電量結算政策和自消費政策。當光伏電價高于電網電價的情況下,歐洲普遍采用‘上網電價’政策;而當光伏電價低于電網電價時,則可以選擇后兩種政策,各國的情況各有不同。”
“從目前中國太陽能行業的政策、技術、資金等方面看,中國的光伏太陽能行業前景可期,盡管存在低價競爭和國外雙反調查等挑戰,但在未來兩年中國光伏太陽能行業可能會再次轉好。”王斯成信心滿滿地表示。
在企業看來,更希望國家盡快出臺分布式電網的相關措施。晶科能源總裁陳康平就指出,希望國家盡快出臺相關配套措施細則,同時確保資金按時發放,希望并網及配套工程同步發展。陳康平還從企業自身分析怎樣應對市場變化。他指出,目前光伏市場需求已經逐漸從唯價競爭轉化為多角度競爭,同時企業也要多樣化經營,向電站下游發展。同時還要多資金渠道,引進民間資本。
對此王海生指出,國內光伏電站開發市場機遇的獲益者,擁有穩健的現金流,能在即將到來的寒冬入場整合;同時,具備電站項目的強大開發和銷售能力和前期固定資產投入低、折舊和債務負擔輕。這樣的企業,非??赡芷桨捕冗^嚴冬,而成為光伏行業未來的整合者。